跳到主要內容

潛水日誌 - 20111015

2011/10/15#1累積氣瓶:124
地點綠島潛點鋼鐵礁
方式Boat Dive潮汐乾潮
天候浪況小浪
能見度15M流況N/A
溫度N/A水面間隔00:00
入水時間N/A潛水時間N/A
最大深度N/A平均深度N/A
入水殘壓200BAR出水殘壓70BAR
濾心使用13氣源Air

吃完早飯後,隨即前往店裡著裝準備。由於東北季風開始轉強,所以海面上的風浪也越來越明顯;非但如此,由於冷熱空氣的交會,天空的雨勢也有越來越大的趨勢。

下水之後,能見度尚佳,且沒有明顯的水流。我們沿著導潛繩下潛,很快就發現燕魚的蹤影。可能是長期有潛水客餵食的關係,這些燕魚並不怕人;一看到有潛水員,就快速的聚集過來,數量約有二十尾左右。

餵食燕魚時需要注意,燕魚的力量不小,有時會衝過來咬食土司,一個不小心就指頭一起給咬了。雖然不是刻意攻擊,但還是小心為上。

鋼鐵礁深度較大,到底約為34M (潛水記錄遺失,僅靠記憶)。此次下潛為本日第一支氣瓶,為了接下來的潛水行程,潛水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,並避免在大深度滯底太久。回程循導潛繩上浮,並做完安全停留後出水。


同行者:虎哥、王懷生、張子濂、李震宇等。
使用裝備:Scubapro Classic with Air2

2011/10/15#2累積氣瓶:125
地點綠島潛點龜灣鼻
方式Boat Dive潮汐乾潮
天候浪況小浪
能見度15M流況N/A
溫度N/A水面間隔00:00
入水時間N/A潛水時間N/A
最大深度N/A平均深度N/A
入水殘壓200BAR出水殘壓70BAR
濾心使用13氣源Air

天氣不佳,大雨不停。海水受到下雨的影響而變的混濁,勉強找到這個地方還能夠下水。水下有明顯水流,採順流的方式進行潛水。

同行者:虎哥、王懷生、張子濂、李震宇等。
使用裝備:Scubapro Classic with Air2

2011/10/15#3累積氣瓶:126
地點綠島潛點大白沙
方式Boat Dive潮汐乾潮
天候浪況小浪
能見度15M流況N/A
溫度N/A水面間隔00:00
入水時間N/A潛水時間N/A
最大深度N/A平均深度N/A
入水殘壓200BAR出水殘壓70BAR
濾心使用13氣源Air

進行夜潛活動;新買的Suunto D6發生進水故障,在水下不斷的發出警示音。

同行者:虎哥、王懷生、張子濂、李震宇等。
使用裝備:Scubapro Classic with Air2

2011/10/15#4累積氣瓶:127
地點綠島潛點六米礁
方式Boat Dive潮汐乾潮
天候浪況小浪
能見度15M流況N/A
溫度N/A水面間隔N/A
入水時間N/A潛水時間N/A
最大深度N/A平均深度N/A
入水殘壓200BAR出水殘壓70BAR
濾心使用13氣源Air

由於D6己經故障,加上天色已暗,只能勉強跟著其他人進行活動。為了確保安全,潛水的深度一直保持在較淺的地方。

途中遇到一股強勁的水流由岩縫中竄出,一行人頂流往岩縫中鑽。通過了那個岩縫後,出現一個水流平靜的開闊凹谷,其間有個龍蝦聚集的岩洞。

同行者:虎哥、王懷生、張子濂、李震宇等。
使用裝備:Scubapro Classic with Air2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Linux 雙螢幕顯示設定

回頭看了一下 Blog 的更新日期,上一篇發文已經是三年以前。 最近手上剛好有一部新筆電安裝了 Linux 後,想透過 HDMI 界面來連接第二顆螢幕,可是卻怎麼樣也沒有辦法投放到第二顆螢幕上。寫下這篇文章作為紀錄。 我的配備如下: Intel 整合顯示晶片 Nvidia Geforce GTX-1050 顯示晶片 筆電內建 LCD 螢幕 外接 BenQ EL2200 螢幕 HDMI -> VGA 轉換器  透過 xrandr -q 指令來查詢目前的顯示狀況:  畫面中出現我的 HDMI 界面是處於 "disconnected" 的狀態,可是我明明就是把轉換器插在 HDMI 座上呀! 又透過了 nvidia-xconfig --query-gpu-info 查詢,我可以查到我的 Nvidia GPU 已經被驅動,同時連現在螢幕上。 到這裡為止,我查到的資料及問題解法,不外乎是要求安裝 GPU 驅動程式(我已經安裝了,所以可以透過 nvidia-xconfig 查到 GPU 的狀態),或是使用 xrandr 增加顯示模式,然後把訊號投放至螢幕上;但這些都沒有辦法真正解決我的問題,螢幕的指示燈處於無訊號的狀態,螢幕上空蕩蕩的漆黑一片。 因此,我改變思考的方向,將問題的調整為 XWindow 的設定問題,並著手尋找將系統設定為雙螢幕的可能。目前新版的 XWindow 已經可以透過自動偵測的方式完成設定,不需要預先準備 xorg.conf 這個設定檔。但是若要自行對 XWindow 進行配置,那勢必需要產生這個檔案。所幸目前的工具很方便,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參數,產生一個基礎檔案;我們再利用這個檔案為基礎,調整為我們需要的配置。 我使用了以下的指令,完成設定檔的產出: Xorg -configure 這個指令只能在 Console 模式下執行,而且執行時需要把目前執行中的 XWindow 停止;完成後,會在執行者的目錄下,產生一個 xorg.conf.new 的檔案。把這個檔案移動到 /etc/X11/ 目錄下,並改名為 xorg.conf 。 nvidia-xconfig 它會參考剛剛的 xorg.conf ,並把 Nvidia 驅動程式相關的設定填入。需要有 root 權限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