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09/02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3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乾潮(停)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波 |
能見度 | 3-5M | 流況 | 無 |
溫度 | 27.4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08:35 | 出水時間 | 09:32 |
潛水時間 | 00:57 | 最大深度 | 27.5M |
平均深度 | 10.1M | 入水殘壓 | 200Bar |
出水殘壓 | 35Bar | 耗氣量 | 165Bar |
2008/09/02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4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漲潮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東北風,小浪 |
能見度 | 3-5M | 流況 | 輕微往東帶水流 |
溫度 | 28.5oC | 水面間隔 | 02:18 |
入水時間 | 11:50 | 出水時間 | 13:04 |
潛水時間 | 01:14 | 最大深度 | 6.9M |
平均深度 | 2.9M | 入水殘壓 | 210Bar |
出水殘壓 | 80Bar | 耗氣量 | 130Bar |
水下懸浮微粒相當多,視線不佳,所以選擇留在淺水區,進行水下攝影的操作。
第二支氣瓶自第一支氣瓶的出水點下潛,下潛後往西南方切出,途中經過堤防;在此處與潛伴失聯,氣瓶殘壓約150Bar,水深未知,但研判應不超過五米(可見水面波浪)。在短暫停留後,緩慢上浮水面確認方位。在確定離上岸點不遠,且無明顯危險的情況下,第一次嚐試使用指北針作水下導航,尋330o回岸邊上岸。
雖然順利回到岸邊,不過我對指北針的用法感到懷疑。目前使用的方法似乎不是正確的用法,跟我印象中的用法有差異,需再確認。
留言